灶书

日期:2012-07-04 21:59:08 作者: 信息来源:中国曲艺志河南卷 浏览: 查看评论 加入收藏

灶书民间又称“唱灶”。清道光年间在固始县东北部的罗集、分水亭子、将集、往流集一带形成。流传于固始、商城、潢川、淮滨以及安徽省的霍邱、阜南、金寨等地。灶书在演唱前一般先唱一段开场引子,称为开篇:“盘古开天到如今,一人唱书万人听,听罢好书莫谢俺,谢俺祖师杨玉彬……。”杨玉彬是道光年间固始县东乡清河一带人,他善木工,且口齿伶俐,白日做活,晚间讲故事。久而久之,杨玉彬讲故事(当地称“磨白话”)的本事和手艺一样,扬名四方。大户人家往往不拘工钱请他做活讲故事,多为不出三门四户的妇辈们以此为消遣娱乐。而后一些木工们为觅活计,纷纷仿效,由说故事逐步发展为根据故事情节编些唱词来哼唱,击打木工器具掌握节奏,唱腔是在豫南民歌小调墓础上发展起来的。由于每个人所用的民歌调子不同,故唱腔既不统一也不固定,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唱的人多了,慢慢就发展成了有说有唱的灶书。

唱灶和灶书的来历有三种说法:一是因灶书的演唱者主要演唱以灶王夫妻婚姻纠葛为故事的曲目《郭丁香》(又名《休丁香》)而得名。二是由于灶书的主要听众多是锅前灶后的家庭妇女,是唱给灶房中人听的书。三是灶书演唱者多是木工匠人,他们一年到头游走四方,吃千家饭,饮万家水。他们认为除了感激东家外,更应感激灶王夫妻,因而每在一家做活,必先“拜灶”,而且礼仪隆重。拜灶时,先唱一大段祈祷之词,作为灶书的开篇,“唱灶”和“灶书”也就由此而得名。

清成丰年间灶书艺人有小张三、朱麻子、孙老末等。

光绪年间,固始县境内的史河、淮河船运进一步开发,蚕桑、大麻等土特产吸引不少外地商人,固始县民间经济贸易得到极大发展,于是,商贾富户添置家俱,营造房舍,促使木工匠人不断增多,活计竟争激烈,唱灶已成为木工匠人觅得活计的一种手段。固始县一带的户主邀请木匠做活时,也形成先问演艺,后问手艺的风气。同时,民间还流传着“有手没有嗓,不算好木匠”,“木匠不唱灶,手艺行不掉”的谚语。木匠也深谙“工随书开。书跟工走”之理。只有学会唱灶,才能卖掉手艺,维持生计,因而唱灶的木匠越来越多。此时期较有名气的艺人有李清、关邦亭、昊继荣、张国如、汪起山等。他们白天做工,晚间唱灶,在一户人家短则月余,长则半年之久。

清末民初,灶书出现了两人或两人以上分角色的演唱,增加了锣鼓打击乐。有的还搭上席棚,放上桌椅,作为简单的设场,并借用端公(男巫)驱邪作法用的端公鼓(即扇形单皮鼓,有一木质手柄,柄下缀四个钥环)作为主要击节乐器,称为“灶鼓”,从此,不再用木工器具击节。此时,灶书的唱腔也吸收了当地的花篮戏、咳子戏、倒七戏、端公戏及一些豫南民歌的曲调。唱腔腔调的名称,有的根据句式的字教,称为【七字韵】、【十字韵】,也有的根据其最常演的曲目《休丁香》中所涉及到的几个人物名宇而定,如【丁香调】、【张郎调】、【柳氏调】等。唱腔无管弦乐器伴奏,其调高由演员临场自定。这种以木工团伙为演唱群体的灶书班社有在往流集一带活动的小张三班,在水亭于一带活动的朱麻子班,在固始县城周围活动的孙老末班。这三个班社均是以咸丰年间的名艺人小张三、朱麻子、孙老末而命名的,班社规模均在三十人以上。主要艺人有:小张三的五世传人孙雨龙,朱麻子的四世传人朱兰亭,孙老末的五传人刘玉武等。

由于灶书活动是依附于木匠做工而进行,一直没形成职业艺人队伍,听以它的流传范围也受到限制。至民国年间。灶书仅流传到与固始毗邻的潢川、商城、淮滨及安徽省的部分地区。

民国时期。战争连绵不断,唱灶的木工匠人渐渐减少。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木匠唱让书的活动仅在偏僻山区偶有所见。目前灶书已近失传。

灶书的曲目经搜集统计,有《郭丁香》、《柳迎春》、《斩孽龙》、《孟姜女哭长城》、《梁祝》、《放鹦哥》等二十余篇。其中由曹家振、彭华厚、李海华整理的灶书传统曲目《郭丁香》、《柳迎春》曾分别在《民间文学》1981年第10期和1983年第8期上发表。《郭丁香》于1982年获全国民间文学优秀作品(1976-1982)二等奖。1985年又获河南省民间文学优秀作品一等奖。

 

支付宝转账赞助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微信转账赞助

微信扫一扫赞助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