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洋片

日期:2012-07-04 22:10:04 作者: 信息来源:中国曲艺志河南卷 浏览: 查看评论 加入收藏

又叫“西洋景”、“西洋镜”、“十样景”等名称。拉洋片最早传入河南的情况无文字可考。据封丘县老艺人张连臣溯师求源,大约于清咸丰十年(1860)前后,拉洋片在封丘一带已有所见。

清末民初,拉洋片在河南流传范围不断扩大,几乎遍布全省各地。豫北台前、范县一带的艺人多在山东阳谷、东平学艺。演出时,艺人将各种画片放在特制的木箱中,可以用绳子将一幅幅画片拉上来、放下去,使观众通过凸透镜观看。箱上有木架,架上固定有小鼓、小锣、小镲。用绳子把三种乐器连起来,用手拉着击打,同时,一边拉放画片,一边唱着画片的内容。有的一张画片即是一个完整的唱段,画是固定的,词也是固定的,前边所唱书帽也是固定不变的。还有一种形式比较灵活,即兴演唱,词不固定;也有的是多幅画片表现一个故事,如同连环画的形式,艺人们随着画片的变化,说唱其中的故事。

拉洋片所用箱子的形式多种多样。其圆眼(即观录孔)数最不一,少则二、三个,多则五、六个乃至十几个,可同时供人观看。初时,画片多以磅纸制成,民国后也有彩色照片和风景画。画片的内容多种多样,有戏曲故事,如《曹庄杀妻》、《刘备赞亲》、《小寡妇上坟》、《韩湘子度林英》、《水浒传》、《大八义》、《白蛇传,、《西游记》等片断。也有各地风景,以及美人图等,民国时还有淫秽色情的图片。

拉洋片有一人操作演唱和两人操作演唱的形式。封丘县城关镇南范庄的张连臣夫妇的拉洋片即是二人操作演唱。他所用的箱子分上下两层,下边一层是暗箱,观众可通过看孔观瞧,上边一层是明箱,可摆放画片以招徕观众。演唱中,两人分站箱子两边,将装好画片的镜框排成一行,一人从下层往里推,一人往外抽,抽出来的画片再放入上一层箱内。根据画片变化,采取对唱的形式演唱故事。所用唱腔为较简单的上下句反复曲调,艺人称之为【拉洋片调】。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后,拉洋片的内容逐渐丰富,多为一些当时有名的风景画面,并在一些城市里演出,观众以儿童或中小学生居多。据《民众娱乐调查》记载,民国二十四年(1935)张履谦在相国寺曾访问过拉洋片艺人李博一、冀成礼。冀成礼(开封人)念过两年私塾,初耍百戏,民国十六年(1927)开始耍西洋镜,他曾到过湖北汉口与河南各县行艺。他的洋片系整本的《白蛇传》,共分七张,计有:《青蛇白蛇许仙游湖》、《白蛇送许仙银子》、《二公差拉许仙到大堂上》、《开宝和堂熟药铺》、《白蛇喝雄黄酒现原形》、《白蛇盗灵芝》、《水掩金山寺》。他的洋片箱可供六个人观看。每人每次交五枚铜元,足六个人即开耍。李博一常在同乐大戏园前演出。演出共有二十四张画片。内容为:《日界挽水机器》、《天津义界三马路》、《万寿山海铜牛》、《北平长安街》、《武家坡》、《北蛾河陆军演习机关枪》、《新站天桥》、《黄天肠》、《打花鼓》、《天津西河》、《济南河岸驻军十二景》、《中国城市》、《黄鹤楼》、《北京前门》、《白水畦》、《须弥春》、《妓女》、《南沿子》,风景片三张、跳舞片二张。所唱曲调简单,多为半吟半唱、散韵相间的曲词,且不固定。

1937年,冀、每、豫解放区建立之后,拉洋片在濮阳一带广泛流传。冀鲁豫行署文联组织艺人对拉洋片的内容和形式进行改革,并利用其宣传抗日。1947年,冀各豫民间艺术联合部中的洋片改进研究会还将小画面改为大画面,改纸图为布图,并去掉了凸透镜,近似连环画,可供多人同时观看,在街头乡村经常演出,所唱曲目有王亚平创作的《英勇奋斗十八年》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拉洋片曾被作为宣传形式配合党的中心工作,经常在全省各地的工厂、企业、机关、学校演出。河南省人民政府文教厅于19518月向各特等文化馆发出通知,征集改造洋片的经验及唱词,并向各地转发推广了禹县人民文化馆改造洋片的经验,涌现了一批新的洋片唱词,多是反映解放战争胜利成果,歌颂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内容。如封丘张连成等曾演出过的《大战石家庄》、《蒋介石哭台湾》等节目。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期至六十年代初,拉洋片在河南已无演出活动。

 

支付宝转账赞助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微信转账赞助

微信扫一扫赞助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