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出的重头戏 让曾经落寞的河洛大鼓有了希望

日期:2013-03-19 22:49:40 作者: 信息来源: 浏览: 查看评论 加入收藏

上世纪80年代,电视开始在农村出现,丰富多彩的节目填补了农村冷清的夜晚,曾经风靡宜阳的河洛大鼓落寞了。2002年,河洛大鼓成了每年“滨河之声”的一个重头戏后,人们又开始拜师学艺了。

  □东方今报见习记者

  程慧娟/文

  记者 李书宝/图

  ○●河洛大鼓 爱上了就放不下

  “嘉靖皇爷登龙墩,五谷丰登安民心。有一人姓王称员外,他的名讳王程斌……”

  一个小院里传来了说书的声音,掀开小院里一间屋子的竹帘,电视里正播放着河洛大鼓《王三姐拜寿》,一位老人端坐在电视机前的小凳子上,手指跟随着节奏在膝盖上打着节拍。

  眼前的这位老者与电视机里的表演者,同是一个人。他就是宜阳县河洛大鼓艺人王玉功。今年已经65岁的他脸膛黝黑,不过精神矍铄,似有一股韧劲儿。

  50年前,王玉功在村里的打麦场上第一次听到了河洛大鼓。表演者将细细的鼓槌在圆鼓上一敲,两片月牙铜板一打,坠胡伴奏,大鼓书段子张口就来。

  婉转的曲调,朗朗上口的戏词,幽默的表演形式……一时间,王玉功便着了魔,一听说三里五村哪里有说书的,撂下手中的?头就往那里跑。听人家唱唱,自己哼哼,也学会了不少。

  那时,河洛大鼓在宜阳各地很盛行,一些经典唱段就像现在的流行歌曲一样,几乎每个人都会哼上一句。但内容多以老故事为主,唱腔也没有多少花样。

  机缘巧合,宜阳县曲艺队的老艺人杨克奇收了王玉功为徒。

  拜了师后,他学习起来更得心应手,最经常唱的就是《平原游击队》、《平原枪声》、《林海雪原》这些长篇大书。

  ○●“滨河之声”让他看到了希望

  1972年,宜阳县成立半职业曲艺队,王玉功成为其中一员。

  王玉功说第一次登台表演,就在他现在所住的小院前。那时,王玉功一张口,台下掌声雷动。他自己对唱腔做了一些调整,注意表演中人物性格的变化,也因此获得了不少“粉丝”。河洛大鼓的曲目在不断更新,多以生产队的故事、好会计、好媳妇儿等弘扬社会风气的曲目为主。

  上世纪80年代,电视开始在农村出现,丰富多彩的节目填补了农村冷清的夜晚,而河洛大鼓却落寞了。上世纪90年代,经济建设如火如荼,很多年轻人一心挣钱,更不愿意花费时间学习河洛大鼓。

  这样的低谷一直在持续,王玉功试图用一些新的唱腔,创作一些新的曲目来吸引观众。可大多数时候,他的表演还是没有太多观众。演出地点集中在农村,谁家生小孩、结婚、老人过寿、乔迁新居,才会请他过去说上两段。

  让王玉功看到希望的就是“滨河之声”。2002年,第一届“滨河之声”开演时,他主动找到县文化馆的馆长,要求在曲艺专场中演出,连续演了27天。自此,河洛大鼓成为每年“滨河之声”中的一个重头戏。

  一些人也开始主动找到他,要拜师学艺,这稍微缓解了他“河洛大鼓后继无人”的忧虑。

  ○●创新让河洛大鼓传承不再尴尬

  如今,60多岁的王玉功老两口居住在不足20平方米的小屋里,加上一张床、一个沙发、几个柜子、案板、厨具,本就不宽敞的小屋愈发显得拥挤,但屋子里还拉起了一根绳子,上面挂着王玉功雪白的衬衣和黑色西裤。无论生活如何紧张,这位老艺人出门时总是容光焕发,从不含糊。

  和王玉功的居住环境一样尴尬的,就是河洛大鼓的传承。愿意学习河洛大鼓的人中,以中老年人居多,但这种传统的说唱方式需要下工夫去训练唱腔、背记唱词,所以不少人打起了退堂鼓。

  2006年,河洛大鼓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王玉功开始琢磨如何让更多的年轻人和小孩子喜爱这种表演。除了创作更多新曲目之外,创新表演形式成为最关键的问题。

  在今年的“滨河之声”中,宜阳县计生委专场演出,他编排了一段《计划生育好》;宜阳县农机局专场上,他讲起了邵伯文化。在之前的演出中,他还宣传过煤炭安全、农家小院、宜阳新变化……

  电视机里《王三姐拜寿》播放完了,王玉功取出自己的家伙儿,也想唱上一段儿。溜光黝黑的鼓架已经跟随了他30余年,圆鼓也有十几个年头。摸到这些东西时,老人眼里满是坚毅,又想起了50年前,自己在打麦场上暗下的决心。

支付宝转账赞助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微信转账赞助

微信扫一扫赞助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