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岁月说书人——吕武成 话谈“说书”

乡村岁月说书人——吕武成

乡村岁月说书人李健/文“说书”,又称“河洛大鼓”是黄河两岸民间一种以说唱为主的传统曲艺。七十年代,说书最受庄稼人的欢迎。农闲冬日或夏夜,说书艺人借一桌一椅,左手持两块半月形“鸳鸯板”,右手敲击颤悠悠的三腿捆绑架

阅读全文
抱瓜听书 秩闻趣事

抱瓜听书

家住涧河岸的王某夫妇,人称一对书迷。有一天,邻村有艺人说唱《包公案》 ,妻子怕去晚了接不住茬口,交待丈夫去时抱上孩子,就急忙头前走了。丈夫一见妻子走了,心里急得象猫抓,狼吞虎咽地把饭扒拉一碗,抱起孩子就走。路过一块瓜

阅读全文
坠子书和大鼓词 话谈“说书”

坠子书和大鼓词

上个世纪的七十年代,电视机还没有走进农家,地处豫西南农村人的文化生活是非常贫乏的,三五个月偶尔才能看上一次电影.因此,坠子书和大鼓词等文艺节目便在广大农村地区流行开来.坠子书和大鼓词演员不多,一般也就二至三

阅读全文
聘 师 爷  单口鼓曲 曲艺创作

聘 师 爷 单口鼓曲

唱: 小弦子一拉我心花放, 我给大家唱一唱正源县的高天祥。 他年方四十稍开外, 县委书记他担当。 上任以来感触多, 反腐倡廉他最先想。 经济建设中心明, 清官必须领好航。 乱吃乱占动民心, 乱贪乱腐对不起党。 县里的经济案

阅读全文
赵乡长买车 单口鼓曲 曲艺创作

赵乡长买车 单口鼓曲

唱: 改革开放天艳阳, 乡乡村村好春光。 人欢马叫千家喜, 天地人间皆新象。 白: 话说二○○六年七月十二日的晚上,玉岗乡乡政府院内,乡长赵浩举的住室里,赵浩举在专心地收看电视节目,妻子王花在一边洗衣服,一边看电视。他们二

阅读全文
喝酒就要喝绵竹(山东快书) 快板类脚本

喝酒就要喝绵竹(山东快书)

上台来,说快书, 我是直奔主题唱绵竹。 绵竹自古产好酒啊, 留下美谈一出出。 想当年,李白为饮剑南春, 卖了皮袄只穿裤。 (白)那位同志问了,裤子没卖吗?没有。 卖了裤子就麻烦了, 那还不成了赤肚肚? 北宋文学家苏东坡, 称剑南春三日

阅读全文
有钱难买后悔药(快书文本) 快板类脚本

有钱难买后悔药(快书文本)

日月星好比两把梭, 东边升起西边落。 蚕老了不过接个茧, 人老了地上打嘟磨。 三尺长拐棍掂不动, 走起路不住地哼啊呵。 年老人夜间没瞌睡, 躺床上打算着白天的活。 老头们总嫌儿子不正干, 老婆们总嫌媳妇儿怕做活。 儿子听

阅读全文
梁玉山——痴迷快板六十载 河南曲艺史话

梁玉山——痴迷快板六十载

今天,为农民工培训的事到一家企业,手机响了,是办公室打来的,问我上午还回去不回去。我问什么事,同事说有人找我。我让来人接电话,那人开口说他是陡门乡一退休教师。我随即说,你是梁玉山吧?他说是。我说你稍等,我马上回去。

阅读全文
马志明《纠纷》文本 经典相声

马志明《纠纷》文本

同志,我跟你说,我们这不能算无理取闹啊,可是哪,我们也不对啦!对吧?下回我们改!主要的呢,我们是缺乏学习,今后呢,我一定要好好学习,是天天向上!这都挨的上吗?   

阅读全文
河南曲艺摘得三朵“牡丹” 河南曲艺动态

河南曲艺摘得三朵“牡丹”

首席记者 张体义 实习生 邵凯慧   本报讯 第七届中国曲艺牡丹奖颁奖晚会于9月15日晚在南京举行,晚会由白岩松、周涛主持,于丹担任颁奖嘉宾。我省李广宇等获得三个奖项。   由河南省曲艺家协会推荐上报的第七届中

阅读全文
白书、老母猪、板凳 秩闻趣事

白书、老母猪、板凳

西平城东有一个说白书的盲艺人,破喉咙哑嗓且不说,因他学艺不精,每部书都记得丢三拉四的。说书时,常常是张冠李戴,连大清王朝的京都他也说成了汴京。有年秋天,他在一个村里坐场说《岳飞传》 ,说着说着便走火了,唾沫星子喷老远,

阅读全文
孤仙听书 秩闻趣事

孤仙听书

清朝光绪年间浚县后毛村有个盲艺人叫刘旺,喜说三弦书《 响马传》。这年复天的一个傍晚,刘旺在场里弹着三弦乘凉,忽然一个老头儿走到他跟前,和蔼地说:刘先生,我家老太太明儿办生日,她想听你的三弦书,特地叫我来请你,戏价是两串

阅读全文
白菜地练艺 秩闻趣事

白菜地练艺

传说,柳敬亭(明末清初说书艺人)并不是生来就伶牙利齿,而是一个拙嘴笨腮的人。第一次说书遭到了失败,别人说他枣核截板——根本不是那快料。可是他一点也不灰心,一面总结失败原因,向人请教,一面苦练艺术。 一天,柳敬

阅读全文
师旷习坠琴 秩闻趣事

师旷习坠琴

据传,从前有个叫师旷的人,听到别人弹三弦非常好听。但总觉得弹三弦姿势别扭,演奏不方便,另外有些效果也演奏不出来,心想能否改用它法代替呢?于是,他就自制了一个弓子,用马尾将弓子崩紧,将三弦的三根弦改为二根。安上弦弓改弹为

阅读全文
黄马褂的来历 秩闻趣事

黄马褂的来历

民国四年(1915 ) ,袁世凯复辟称帝后,为给老夫人庆寿。特地把赵言样选进宫中(一说安阳袁宅) 献艺。赵言样当时二十四岁,风华正茂,唱拉俱佳,一曲《 湘子上寿》 喜得老夫人心花怒放。袁世凯见老母欢心,自然乐不可支,遂赠赵黄马褂一

阅读全文
老尹先儿巧点人数 秩闻趣事

老尹先儿巧点人数

鲁山张官营乡三弦书艺人尹怀勤,系晚清秀才从艺,书艺高超,极有威望。曾多年担任豫西地区(鲁山、宝丰、郏县、叶县,襄县、舞阳、宜阳等县)三皇社社头和马街书会会首。 有一年,去赶马街会的艺人特别多,河坡上下村头地埂到处是书

阅读全文
床前终了曲 秩闻趣事

床前终了曲

淅川县黄庄乡纸房村高玉衡先生学问高深,民国时办学从教,人称高夫子。他酷爱琴棋书画,特别是弹唱大调曲子,远近闻名。在他的影响下十多个儿孙均能弹会唱,家置筝、三弦、中山琴等六七种乐器,收藏、自编曲目八十余本(篇),逢年过节

阅读全文
“哭死也是美死啦” 秩闻趣事

“哭死也是美死啦”

有一次,坠子演员任少年,在嵩县大坪乡庄科村演唱《 林冲刺配沧州》。当唱到林娘子长亭送别时,任少年唱的声情并茂,哀婉戚然,真个是悲切切,声泪俱下,凄惨惨扣人心弦。书场上先是一片沉寂,接着是一片唏嘘,许多人凄然泪下。猛然听

阅读全文
欠两头不够一挑儿 秩闻趣事

欠两头不够一挑儿

坠子演员王庚辛,年轻时家里很穷。寒冬腊月下大雪,没钱买煤,只得每天上山砍柴,才能烧火做饭。那年腊月二十三,天降鹅毛大雪,他还得扛着扁担去砍柴,一路上大雪纷飞。忽然来了灵感,编起了唱词《雪赞》 : 老天降下鹅毛片, 家家都住

阅读全文
一百一十三所庙 秩闻趣事

一百一十三所庙

王庚辛说书,不但善于跟别人学传统书,还经常自编新书段。他编的《虎头寨》 ,把他的家乡虎头寨描绘得既险峻无比,又景色迷人。特别是当外地人们听他编的:虎头寨下有一百一十三所庙,那景致比天下名刹少林寺还好。便不远千里赶

阅读全文
设法镇场 秩闻趣事

设法镇场

1979 年春节,汤庙村河南坠子演员赵长松在县广场舞台上演唱河南坠子《 王刚画庙》 。他上场时腿上绑着脚梆,左手掂着坠琴,右手提着椅子。因为他忘记把脚尖上勾着的拉梆绳环去掉,使他走一步,脚梆响一声,走两步响两声,引起观众

阅读全文
不解捆 秩闻趣事

不解捆

宝丰县有个艺人叫程至宽,绰号程大架,是个落榜举人,学富五车,过目不忘。落榜后穷困涂倒,拜师学唱坠子书。他不仅会唱书,还会编书,技艺高,书目多,人称落榜的举人,说书的状元,称之为程先生。他出外行艺,来到当时的许州(今许昌市), 骑着

阅读全文
二指拉独弦 秩闻趣事

二指拉独弦

盲艺人董四娃,幼年因被火烧伤,左手只剩下两个指头。后来他苦练出了一手拉弦子的硬功夫,不但能拉河南坠子和大调曲子的各种曲牌,而且还能模拟不少兽音鸟语。有一次他在西安和别人对书时,坐在两张搭起来的大方桌上,越拉越来劲

阅读全文